蟑螂的危害:
蟑螂的医学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。它们携带能致病的细菌、病毒、原虫、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,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。
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,重要的如引起麻风的麻风分支杆菌,引起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,引起小儿腹泻的志贺氏副痢疾杆菌,引起疮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,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,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,引起肠道病和胃炎的多种沙门氏菌如乙型伤寒沙门氏菌、伤寒沙门氏菌等。此外,蟑螂尚可携带引起食物中毒的多种致病菌,除了上述的绿脓杆菌、大肠杆菌等外,还有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、粪链球菌等。蟑螂尚可人工感染导致亚洲霍乱、肺炎、白喉、鼻疽、炭疽、结核等病的细菌以及O157 等。蟑螂可携带蛔虫、十二脂肠钩口线虫、牛肉绦虫、蛲虫、鞭虫等多种虫卵。它们还可以作为念珠棘虫、长膜壳绦虫、美丽筒线虫、东方筒线虫等的中间宿主。蟑螂也可携带多种原虫,其中有4种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,如痢疾阿米包囊、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等。我国各地对蟑螂体内外带菌和携带寄生虫卵情况进行了不少调查,例如南京市曾从医院、病人厨房、饭店、旅馆、浴室和居民家的厨房捕获的246只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中,检出痢疾杆菌、沙门氏菌、蛔虫卵、蠕虫卵、原虫等。实验研究已确定,蟑螂能携带、保持并排出病毒,包括柯萨奇病毒、脊髓灰质炎病毒等。有人在南京从医院病房、食堂、旅店、酱品厂和居民厨房采得的238只蟑螂中,分离出病毒83株之多,其中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8株。有人认为蟑螂或可传播肝炎病毒,蟑螂可携带真菌。我国在江苏南京和南通,也曾在室内捕获的蟑螂中分离出多种真菌,包括大量黄曲霉菌。虽然蟑螂携带多种病原体,但一般认为属于机械性传播媒介。由于它们的侵害面广、食性杂,既可在垃圾、厕所、盥洗室等场所活动,又可在食品上取食,因而它们引起肠道病和寄生虫卵的传播不容忽视。而且蟑螂体液和粪便引起过敏的事例也有报道。再者,工厂产品、店中商品以及家中食物等都可因蟑螂咬食和污损造成经济损失,也有因蟑螂侵害而导致通讯设备、电脑等故障,造成事故。国外有人称蟑螂为“电脑害虫”。
蟑螂的特性:
1、繁殖速度快、数量多;
一对德国小蠊一年能繁殖10万只。5只受精雌虫,一年可产后代4570万只,存活者可达千万只。
2、卵荚不易被发现,目前无药物可以杀灭;
蟑螂产卵位置:卵产于隐蔽场所,如器物夹缝、抽屉橱柜等阴暗角落。德国小蠊是母体携带卵鞘。
3、蟑螂为夜行虫,夜出觅食,白天则藏匿于各处缝隙中;
室内生活的蟑螂有畏光性。活动多在夜晚无光时,夏秋季18-19时开始,21-23时达到高峰,清晨5时后又隐匿起来。
4、蟑螂栖息范围广泛;
从分布部位看,蟑螂主要栖息在碗柜、砧板背面、水池底部、餐桌背面、储柜、衣柜、书柜、路面和地面缝隙、电冰箱背面、煤堆、近厨房的阴井口等处。归纳起来,它选择温暖、潮湿、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和部位栖息。
5、蟑螂食性杂,"食谱"广泛。
蟑螂食性很杂,食物种类非常广泛。面包、米饭、糕点、瓜果、油脂都是喜食之物。棉、毛制品、皮制品、书箱、肥皂也可被其咬食。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,蟑螂能耐饥饿但不耐渴。蟑螂体形扁平,善钻缝隙,只要有0.1-0.3厘米的孔隙,蟑螂***可出入。因此可通过墙洞和门窗缝隙扩散。
蟑螂控制措施:
采取综合控制措施,将蟑螂的危害降低到国家容许标准以下,是蟑螂控制的核心思想。因为靠一种方法和一种杀虫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控制效果,而且在防治方法不当的情况下,会导致人、财、物的浪费和蟑螂抗药性问题的出现,***终导致控制失败。
一、环境防制是控制蟑螂的重要环节,是治本的措施。具体做法是:
1、******搞好室内外卫生,清除废弃物,及时处理生活垃圾,妥善保管好食物及水源;
2、用玻璃胶或水泥等对蟑螂栖息场所如橱柜、家具、墙壁等孔、洞、缝隙全部封死;
3、对入库食品及外来的物品进行检查,以防将蟑螂带入室内。对阴沟、阴井要经常检查,可在入口处安装纱网,以防蟑螂侵入室内。
二、物理防治
1、采用粘蟑板粘捕蟑螂的成虫和若虫;
2、清除卵荚及人工捕打;
3、用开水或高压蒸气灌入蟑螂栖息的缝隙或孔洞;
4、采用电动吸蟑器将比较集中的蟑螂吸走。
三、化学防治
1、密度较高时采用除虫菊酯类药物对蟑螂孳生地进行滞留喷洒,可快速降低蟑螂密度;
2、密度得到控制后,采用长期投入毒饵及胶饵进行防制,有安全、方便、环保、杀灭率高、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;
3、室内小面积区域、下水道、地沟、地下室、防空洞等可采用烟剂进行防制,杀灭************;
4、环境要求不高的非食品区域可采用毒粉、毒笔等进行防制。